养老领域优秀人才不仅需要在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出类拔萃,还需要在服务老人时多几分爱与关怀。入职六年来,新疆爱心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质控部部长兼养老院第九、第十分院院长张思雨正是这样要求自己的,把每一位老人照顾好是她的心愿。她先后获得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颁发的“扶贫个人”“长照天使”等荣誉,在成长成才的路上日益精进。这名正值芳华的95后院长为什么愿意投身养老事业,又为什么能崭露头角?艺高心善创奇迹尽管张思雨是护理专业科班出身,但面对一个个情况迥异的老人,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技能远远不够。在工作中,她执着而耐心地从头学起,熟练掌握为老人压疮护理、鼻饲管等管路护理的技能。为了提升康复护理能力,她专门到西安市学习针对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方法。在她工作的第四年,70多岁的李奶奶入住养老院,老人带着鼻饲管和导尿管,四肢蜷缩,双手紧紧捏着瓶子。家属解释说,是为了防止老人的双手慢慢蜷缩久了会张不开。张思雨仔细翻阅病历,发现老人并没有脑梗、脑出血的病史。跟家属沟通后,她尝试着去帮老人做拉伸训练,发现胳膊和腿并没有僵直,老人只是由于心理恐惧,拒绝伸展四肢。于是,张思雨便为她量身打造了康复训练方案,“我让她躺在床上握住我的手,我用手带着她的胳膊往上提;为了锻炼下肢,我便抓着她的脚踝,像蹬自行车一样去运动。”张思雨说。其间,张思雨还会播放一些音乐,舒缓老人的情绪。渐渐地,李奶奶可以小幅度地伸展四肢并坐轮椅活动了。“一年多后,她可以扶着成年学步车站上几分钟。再后来,她已经能够推着轮椅走上几步了。”张思雨说。精益求精提质量养老院接收的老人健康状况各不相同,有半自理、全失能甚至还有病危的老人。在老人初来养老院时有一段观察期,除了要对其进行身心状态评估外,张思雨还会细致观察老人的适应情况、心理状态、入住意愿等,向家属询问老人有什么特殊情况和生活习性,制订个性化的照顾计划,为老人正式入院之后的照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“为了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,护理时必须周到、安全、专业、贴心。”精益求精的张思雨说。如何照顾长期卧床的老人?这是张思雨始终高度重视的领域。在她看来,这些老人蛋白易流失,会导致免疫力低下、变得消瘦,少吃多餐、加强营养很重要。张思雨要求护理员把主食、蔬菜、水果等打碎了喂给老人,保证营养多样化。正常的食物打碎之后还要经过一遍过滤,否则会堵塞鼻饲管,但这也会导致食物的营养素流失。于是,张思雨便安排护理员每晚11点左右给老人加一些蛋白粉,避免老人免疫力下降。“营养跟得上,老人的生活质量更高。”张思雨说。倾情沟通似亲人照顾老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沟通。一些不能在家中颐养天年的老人,有的受家庭关系的困扰,有的性格内向古怪,不愿与人沟通。张思雨就趁老人心情好的时候多跟他拉家常,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与温暖。“他们的心结或许不能完全解开,但至少能够让他变得不排斥我,然后慢慢接受我,进而安心地在这里养老。如果他们认准你了,就会像孩子一样信赖你,见到你就会笑。所以,星空电子
要努力把自己变成值得老人信赖的人。”张思雨说。一开始,因为胆怯,张思雨不敢照护病危老人,但她勇敢面对挑战,到后来,她能细心地为过世的老人擦洗、换衣,送老人干净体面地走完人生的*后一程。2017年,住进来一位70岁的张爷爷。此前,老人病重,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。据负责转运的医生说,老人大约还有一个月的生命。在张思雨和同事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下,老人又在养老院生活了近六个月。“家属一再感谢星空电子
,表示没想到还能再陪伴老人这么久。”张思雨说。此外,张思雨还十分注重丰富养老院的文化生活,愉悦老人身心,在疫情之前她经常联系各方志愿者队伍来院开展文艺演出。虽然身处西北地区,张思雨却一直关注着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沿。在采访结束时,她说,希望把养老院做大做强,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,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。转自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